四
選擇在曾國藩誕辰二百周年(2011年)之際出版這本書,是為了表達對他的敬意。幾年來,我閱讀他越深,對他的敬意越重。
因為這種敬意,二〇〇八年春天,我從長沙轉了六次車,去了一趟湖南荷葉鎮的“曾國藩故居”。
“富厚堂”院子很大,不見其他游人。一場微雨剛過,靜翳清爽。雖然曾國藩生前沒能親眼見到這座建筑,但在兄弟和兒子的主持下,建筑中處處透著鮮明的“曾氏風格”:房屋舉架很高,線條剛硬。墻的外面用青磚,內墻則是清一色的土磚。既軒昂厚重,又質樸簡單。里面陳設簡單,除了幾張雕花大床外,家具多是農家風味。因為沒有管理人員,可以隨便在曾紀澤坐過的椅子上坐坐,靜靜地欣賞墻上他的手澤。
這座宅院的一大特點是后面圈進了半座山坡。沿著土夯高大院墻拾級而上,在后山上走了一圈,雨后的樹木清香襲人,不知名的鳥兒叫聲清脆。這種清幽,曾國藩朝思暮想,卻沒能享受到。雖然疲憊至極,但是多次的退休請求始終沒有得到慈禧的同意,只能“鞠躬盡瘁”,客死他鄉。
雖然“故居”名不副實,但我在這里確實感受到了曾國藩的氣息。
對許多人來說,曾國藩的主要意義證明了一個資質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動下,可以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對于中國這個文化體來說,曾國藩的更大意義是他展現的“中國式力量”。曾國藩全面展示了傳統文化的正面價值,證明了中國文化有活力、有彈性、有容納力的一面。在清代重臣中,他是第一個主張對洋人“以誠相待”的人。這一高度,今天許多中國人仍然沒有達到。當然,另一方面,他也證明了傳統文化無法突破的極限,這一證明意義也十分重大。總而言之,他讓我們對祖先五千年來積累的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我以前的作品,主要致力于對文化傳統中負面因素的批判。這本書,卻是致力于了解和認識傳統文化中溫暖的一面。柴靜的話說得很好:“歲月讓人從批判走向了建設。”任何建設都需要尋找堅實的地基,我們無法和傳統一刀兩斷,我們必須尋找接口。
熟悉我的讀者會發現,這本書和我以前的作品寫法上有很大不同。它少了許多感覺和議論,多了大量的資料和引注。我想做的,是盡量用第一手材料構建這個人,在細節中呈現這個人和那個時代。
在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二〇〇九年春天,明月同學不辭辛苦地帶我去廈門大學圖書館查閱《湘鄉曾氏文獻》。當然,那位中年女圖書管理員服務態度之差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曾經到上海師范大學,向王澧華先生當面請教。他的《曾國藩詩文系年》一書在曾國藩研究中至今仍然相當重要。我還曾坐火車臥鋪遠赴鴨綠江邊,面對江對岸白云繚繞的青山,在自由研究者劉憶江先生“江邊莊園”和他討論曾國藩的種種細節。他的《曾國藩評傳》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有分量的曾國藩傳記之一。
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導師葛劍雄教授。他“突破常規”,充分尊重我的興趣和能力,同意我將曾國藩的經濟生活作為博士論文的題目,并給予了寶貴的指導。這使我依靠復旦大學圖書館的資源條件,集中精力完成了“左側面”部分,在完成博士論文前,先“套種”出這樣一本面對普通讀者的書。
需要說明的是,這本書的注釋有一些不規范的地方。特別是應編輯的要求,為節省版面起見,在不影響普通讀者閱讀的情況下,引用岳麓版《曾國藩全集》的大多數引文時刪掉了具體頁碼的注釋。因為時間倉促和體裁原因,也有個別引文沒能加注或沒能準確加注,特別是“正面”部分。因為最初是給一本較為通俗的刊物寫的,因而這種情況更多,只能敬請原文作者和讀者原諒。按照我原來的設想,這本書還應該包括《曾國藩的心理特征》《曾國藩的親情與友情》《曾國藩與湖南氣質》等幾個部分。由于時間原因,看來只能等幾年以后再出這本書的續集了。
第二編
左側面:曾國藩的收入和支出
第四章
京官曾國藩的經濟生活
一、一中進士,身價百倍
“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這個題目,換句學術一點的話說,就是曾國藩的個人經濟生活。再換句更通俗的話,就是他這輩子掙了多少錢,是怎么掙的,又是怎么花的。
可以說,曾國藩的研究到現今為止已經很全面了。但是,只有一個領域現在還是空白,那就是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曾國藩一生到底掙了多少錢?這里面有沒有過灰色收入?這些錢又花到了哪些方面?他有沒有按照官場潛規則給別人送過禮?是怎么送的?他身后留下了多少遺產?這些問題,幾乎沒有人研究過。
要講清曾國藩的收入與支出,先要了解當官之前,曾國藩家里,是個什么收入水平。
曾國藩是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年)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荷葉塘,道光十八年,也就是二十七周歲時中了進士,步入清朝公務員隊伍。在進入公務員隊伍前,曾國藩家是窮是富?
以前我們上學工作經常需要填一些表,其中有一欄叫“家庭出身”或者叫“成分”。如果在清朝也要填成分的話,曾國藩應該在表上填上“地主”二字。不過為了準確,前面應該加上一個“小”字,就是小地主。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出生時,他家里共有一百畝田地,家里人口有多少?有祖父母、父母、叔嬸、大姐,再加上他,一共八口人,人均十二畝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