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一些更為巧妙的做法——事件營銷,也讓許多追隨者癡迷不已。這期間產生了許多比“點子大王”更顯高檔的“營銷大師”,他們懂得抓住一切機會大張旗鼓地出書授課,把那些整日想靠投機取巧出人頭地的人攪得心癢難忍,恨不得馬上炮制一些“奇招異式”出來。究其實質,無外乎把老百姓擠公交車的招數應用到營銷上而已,比如,夾塞、下絆、搶座等,還美其名曰:雖不雅,但實用,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清華大學魏杰教授說得好:這些實質上是“三十六計”的現代翻版,是建立在欺騙基礎上的,與倡導誠信的現代商業倫理背道而馳。真是智者。這下很多人恍然大悟了:在缺乏誠信的環境中用近乎下三濫的計謀讓人們遠離誠信,的確是“順應潮流”、如魚得水,但也絕對該為此背上道德的十字架。
另一方面,我們這些特別在意老外說三道四的國人,漸漸地把“中國世紀”一詞掛在嘴邊,并且喜歡援引歐美媒體,尤其是大師們的評價,進而陶醉其中,忘掉別人對自己國民所起到的“警醒”作用。比如,2005 年10 月 29 日加拿大《環球郵報》第二次推出“中國特刊”專題報道:“我們加拿大這張破船票何時可以登上中國這艘龍船?”管理大師湯姆·彼得斯更是在全美巡回演講中說道:“中國在怒吼?。?China Roars!)”為此,大家要吼得更兇才行——因為中國僅僅處在“數量”經濟時代,還遠遠沒有展現出“品質”經濟時代的威脅。
這才是我們的痛處!因為數量總是與惡性價格戰相伴,而品質則永遠是誠信的孿生兄弟。“中國制造”千千萬,“中國品質”今安在?其實,我們的豪言壯語不是不可取,關鍵在于說到“中國崛起”的時候,心里一定要有“品質”二字。否則,開車拋錨的時候,購物扯皮的時候,聚餐不悅的時候,穿衣掉扣的時候,手機頻繁死機的時候……我們就會灰頭土臉,義憤填膺了。
美國人面對中國的發展趨勢,心里是很難平靜的,就像當年歐洲人眼看著年輕魯莽的美國人迅速崛起而心泛酸水、心情抑郁一樣。表面上,他們好像在擺事實講道理,詳列各種數據告訴大家(詳見《商業周刊》2005年第 9 期):到 2050 年,中國的財富將超過美國,GDP 將從現在占世界的 4% 上升到 28%,而美國將從現在的 28% 下降到 26%。但實際上這不是寫給中國人看的,而是警醒他們自己的。如果我們真的沉醉在別人描述的童話世界里,那么結局一定會很悲慘。
所幸的是,偉大的德魯克說了一句安慰我們的話:過去 10 年,就像與日本管理哲學相關的書籍成為暢銷書那樣,今后 10 年,與中國管理哲學相關的書籍也將會成為暢銷書。果不其然,“中國式管理”漸成思潮,絕不僅是表面所體現出的商業炒作價值,而應該把它視為一種國人價值回歸或“尋根問祖”的標志,一種心智趨于成熟、逐漸成長起來的象征。我曾同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強先生認真討論過“中國品質”的問題。他非常理解我這十多年來的探索與努力,并愿意與我一起開拓與構建“中國品質”的理論基礎,對此,我感到很高興。
說到這里,話題似乎又回到了一個源于張之洞,但至今仍未有定論的百年命題:中體西用還是西體中用?我的態度非常明確:中國品質,西體中用!也就是要以為西方創造出財富、自由和民主的現代化制度與系統為基本,并進一步刪除封建遺毒和小農意識,進而開啟中國古人五千年的智慧源泉,進行文化基因和心靈符號的創造性轉化,真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一個強大的思想武器。
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管理和品質管理而言,后者更容易進行創造性轉化?!度纸洝烽_篇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品質管理好比人與人之間本質的東西——“性”,而企業管理則與各國、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即“習”緊密相連、水乳交融。換句話說,品質的語言更加純粹、更加核心,也更容易在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心靈深處達成共識。并且,品質很少涉及各民族種族、宗教等敏感性的意識形態問題。綜上就是我這么多年來在中國努力推廣“品質文化”的原因。
多年的實踐,漸漸地證實了我的假設:無論是外資企業、合資企業,還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無論在地處較發達的沿海城市,還是相對落后的中西部;無論經營狀況是優良,還是掙扎在溫飽線上,它們都可以在“品質文化”的基本層面達成共識,那就是:滿足需求,源頭抓起,一次做對,次次做對。尤其讓我感到欣慰的是,經過這種“中國式”的解讀與傳播,這些充滿現代管理思想和智慧的“品質語言”,不僅越來越多地變成了大家的日常用語和一種集體的無意識行為,而且在現實層面和實際工作場所也生根開花,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本書的寫作,除了總結本土實踐、分享成功經驗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期待您能共同參與到“中國品質”的探索與實踐中來。本書還特意收錄了一些先行企業的成功實踐及感言,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了保證真實性,本書全部選用的是企業自己的經驗總結和談話,以求為讀者還原真人真事真場景。
實際生活中,說真話是需要勇氣的,但對于品質工作者來說,這卻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品質工作者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每一位中國消費者都應該起立,向那些保護我們“生活品質大堤”的勇士們表示真誠的敬意。
我自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中國企業有一天可以自信滿滿地說出這四個字——“中國品質”。
是為序。
楊鋼
2006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