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名:The Omnivorous Mind: Ou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Food
作者:﹝美﹞約翰·S. 艾倫
譯者:陶凌寅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10
定價:38.00元
頁碼:344
ISBN:978-7-302-33255-8
作者簡介:
約翰·S.艾倫(John S. Allen)美國南加州大學“棟賽夫認知神經科學成像中心”和“腦與創造力研究所”的神經人類學家。艾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業,在奧克蘭大學人類學系擔任教職的數年間,他曾于日本、巴布亞新幾內亞、帕勞群島和新西蘭進行心理生理學和神經分裂癥演化的田野調查。1998年,艾倫開始跟隨安東尼奧·達馬西奧夫婦領導的認知科學研究組開展人類神經解剖學研究。
譯者簡介:
陶凌寅 文學碩士,科普、科幻譯者。畢業于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第二語言習得,對心理學、神經科學亦有興趣,現為科幻圖書編輯,居于北京。
內容簡介: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食譜和飲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隱藏著一種有關食物的本能,一種全人類共有的味覺體驗?有沒有一種“食物理論”決定著我們會選哪些東西來吃,決定我們認為吃多少才算飽,決定我們愛吃什么零食?神經人類學家約翰·艾倫覺得有。在這本書里,他探索了味覺的演化基礎,以及共同的認知基礎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紛繁復雜的飲食文化。
人類食用的植物和動物種類非常廣泛,但與其他雜食動物不同,我們吃飯時用到的不只有舌與胃,還有腦。味蕾能夠體現人類的自然史,我們是獨一無二的超級雜食者。
這本書的素材來自食物歷史、廚師、人類學家和神經科學家,艾倫先是描繪了我們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譜,探索了烹飪在大腦演化中的作用,隨后將筆鋒轉向當代吃貨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書中探究了對食物的厭惡與喜好、給食物加上“好”和“壞”標簽的強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還對吃這件事進行了跨文化比較。
例如,為了解釋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吃酥脆的食物,艾倫先是考察了人類的近親食用昆蟲的習慣。他還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聲音可以豐富感官體驗,避免吃飯時的乏味。另外,對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卻會讓我們獲得犯錯般的快感。事關吃喝,決定味覺的絕不是單一因素。
推薦:
如果說語言反映了人腦獨特的高級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遜色。這是一本能夠讓人思考的書,讓大家能更深刻地認識人和食物的關系,更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們的過去,同時思考人類的將來。
——薛貴 北京師范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認知神經科學家
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人類為什么喜歡這樣吃”。不明白這些,并不會影響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這些,可以讓你談起吃來與眾不同,在吃貨中上升幾個等級。
——云無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倫結合了演化與現代生物學研究,做出了一桌有關人類飲食習慣的盛宴,桌上滿是新鮮想法。這本書以迷人的筆觸揭示了食物的深層意義。
——理查德·蘭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學人類學家
書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們為什么愛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動演化……這是取道餐盤的人類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雜志美食專欄作者
我們的大腦總是會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復雜的食譜,眼饞巧克力……艾倫以精神上的味覺偏好作為透鏡,講述生物學和文化歷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類學、食物歷史和作為廚師的經驗。書中涉及對食物的渴望與厭惡、文化取向與節食,內容豐盛。
——《自然》
艾倫是個科學家,這就是說,他對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說腌黃瓜怎么從東歐遷移到紐約——興趣不大,他感興趣的是“干貨”。他的工作就是觀察大腦掃描圖,看看要求被試者想著不同的食物時,他們的哪部分腦區會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們對食物的偏好鑲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長征程中。
——Kathryn Hughes,歷史學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