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在每個星期六的時候,體校會放一部電影。這時候你就會看到,哇,偶像的力量是什么。看得最多的就是林志穎,有時也播周星馳。不管男生女生,好像都會喜歡林志穎、吳奇隆,還有一部分女孩喜歡郭富城。
和別的孩子一樣,我也會買一些海報貼在墻上。像林志穎這些,那個年代,大家都買,我也跟著買,而且還留長頭發(fā)。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我留長發(fā)的模樣,而且還是分頭呢,中分。那種發(fā)型是那時體校的每個學(xué)生都會留的。那會兒都學(xué)港臺明星,頭發(fā)留得很長,每天起床后,先用水把頭發(fā)打濕,然后往兩邊梳。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就是20世紀90年代的時尚。
這種看似歡樂的集體生活,我花了整整一個學(xué)期的時間,其實都沒有完全適應(yīng)過來。多虧了體校里的那些小伙伴,讓我感受到很多溫暖。因為就算我叫爸爸媽媽來,他們也沒有辦法來,他們要上班,那時候外婆也不可能天天來。這就逼著我只能靠自己,其他室友也是一樣。慢慢地,我就把注意力轉(zhuǎn)移了,不再去想爸媽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把我接回家。我進體校的第二年,謝鑫也來到了福州。我覺得他好像比我好一點,來了以后很快就適應(yīng)了體校的生活。
也正是那一年,我參加了全國少兒羽毛球錦標(biāo)賽,獲得了乙組男單亞軍。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塊獎牌。那時候是第一次出省比賽,還沒有獎金、榮譽的概念,只覺得很開心。在回福州之前,我跟我們教練借了點錢,給爸爸買了個煙灰缸,給媽媽帶了一包她沒吃過的草莓餅干。
那時候我1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