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正式開始前,
劉詩詩在化妝臺前端靜地側坐著,
有些出神,許是在想些什么,
也可能只是放空。
她的眼睛像是樹蔭下風吹不到的一泓深邃的水,
屬于那里的一切都毫無波瀾。
如果沒人打破,
誰也不知道這場靜止最終會持續多久。
和團隊的三兩伙伴一同走上前去,
她察覺到,便立刻神采奕奕地站了起來,
剛剛那雙眼睛一轉瞬變得明凈有光。
如果試圖用一個詞來概括劉詩詩,熱情與冷靜、單純與豐富……似乎都不夠準確。或許,她更介于之間。
和劉詩詩聊天會有一種明確的被包容感,她眼神里流露出的堅定善意會托住你,告訴你可以說你想說的,做你想做的,不用擔心。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周邊的人會容易和她親近起來——在《流金歲月》的拍攝中,倪妮便曾被劉詩詩的善意深深地觸動過。
兩人在劇中飾演一對感情十分要好的朋友,雖然在拍戲之前并沒有過多交集,但一開機就迅速達成了某種莫名的默契。“詩詩的善良在跟她對視的時候就能很強烈地感受到。”這是倪妮對于劉詩詩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再回憶起共同拍攝《流金歲月》的那段日子,倪妮覺得劉詩詩幫到了自己很多,“她骨子里的善意,毫無保留的表達,以及真誠地把你當作朋友、當作閨蜜,這些對于表演都很重要,可以讓我們在表演的時候很有默契跟共鳴。”
《流金歲月》在前期拍攝時先拍了許多后期的重場戲,以至于到后期拍攝前期戲份的時候,兩位好友的情感已經從胸口堆積到了眼角,“我們都不太敢看彼此的眼睛,一看就想哭了。”
很多時候,選擇劇本和角色時,劉詩詩更看重人物角色本身對于她的吸引力,那些立體的人物形象,總會最先擊中她,比如《親愛的自己》中的李思雨。“李思雨是一個比較沖動、有時沒那么過腦子的一個人,但同時她也很敏感、很講義氣,性格層次很豐富,是我以往沒有碰到過的一個角色類型。”李思雨不是那么完美的角色,“她可能會招罵,但是我喜歡這樣的李思雨,至少她是真實的。”
真實,恰巧也是劉詩詩這部戲中的搭檔朱一龍對她本人的評價。“在表演過程中,她給你的是她真實感受到的東西,她很真誠。李思雨是一個現實性很強的角色,塑造難度比較大,她是非常投入的。”
對于劉詩詩來說,一個角色沒有擅不擅長之分,她只是做好演員的本分,盡力去體會角色。她希望可以挑戰自己還未探索過的角色類型,也希望自己能夠對這個角色有一定的把握。“我屬于比較感性的演員,我選擇角色的基礎是我的底氣,就是這個階段我能不能駕馭這個角色。如果我認為我沒有她的生活閱歷,或者我對她的感受只能接收到百分之五十,另外百分之五十我要去填空,我可能就不敢接這樣的角色。我希望這個角色的行為是我可以感同身受的,她的層次我能夠分辨,我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她。”
能“接得住”角色,一直是劉詩詩選擇劇本人物的基底,但她也不會待在絕對安全的舒適區,亦或只是選擇觀眾會喜歡的角色。“我希望每一次的角色都有所突破,像李思雨,我會努力把她演出來,至于觀眾理不理解、接不接受,那可能是我不太能夠掌控的事情。”
劉詩詩在李思雨身上花費的努力,朱一龍也看在眼里,“這部戲她戲份比較重,但在現場她不會流露出疲態,每天都元氣滿滿,也會感染到大家的情緒,現場也因為她有一個很好的氛圍。”拍攝《親愛的自己》前,朱一龍并未真正接觸過劉詩詩,所有對劉詩詩的了解都是通過“李思雨”,“起初覺得她應該是個溫柔嫻靜的人,相處之后發現其實她內心很強大,也很細心,在組里會照顧大家,性格比較慢熱,同時又很開朗。”
冒險的勇氣和清醒的認知,都可以在劉詩詩身上找到烙印,這多來自于她對觀眾和作品的責任感,或許也來自于,她始終堅持的真實。
有了孩子之后,劉詩詩和家人的生活重心悄然發生了轉移,可即便不出門,劉詩詩的手機軟件里每天記錄的運動步數也會超過一萬步。“小朋友的精力太旺盛了,你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夠照顧他,平時還是要有人幫忙,自己可能有點難。”雖然辛苦,但劉詩詩從未覺得照顧小孩是一件耗費精力的事,“你跟他互動,然后看到小朋友那個樣子還蠻好玩的,其實挺開心的。”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劉詩詩每一天都過得很滿足,而這也潛移默化地給她帶來了些許改變。“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新的,他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你看到他每時每刻都是那么的活力四射,不自覺地你也會有一個更加積極的心態。”劉詩詩也一直很看重對于孩子的陪伴,她認為孩子雖然還小,可同樣看重父母陪伴的意義。“工作的時候就只能打電話跟孩子交流,那和你在他面前是很不一樣的。”
孩子的到來也讓劉詩詩開始更加享受生活中的瑣碎日常。家里缺了什么東西,采買的任務便會交由劉詩詩來完成,她不光不會覺得麻煩,還十分享受,“買的時候會有很爽的感覺。”
和很多女孩一樣,劉詩詩也會逛網店、看直播,會比價,也會拔草。她的購物清單中占比最重的前三位分別是食物、家電和護膚。零食類產品總是劉詩詩下手最快的單品,“我還是蠻喜歡吃零食的。”雖然也會被種草,但劉詩詩更傾向于理性消費,她喜歡自己手中有一些積累,沒有過剩的欲望,也不會去追求不必要的東西,但對于自己真正想做的,有關于事業和人生的投資消費,她也有全情投入的果斷——某種程度上,孩子的到來,讓她離自己喜歡的真實煙火生活更近了。
成為母親這件事時常會給很多女性帶來心態的變遷,當問到劉詩詩這個問題時,她笑說其實每個階段的她都認為當下的自己是成熟的,因為在她看來,每一個當時的視角都很難看到那之外更超域的東西。“那個時刻你的認知就是那么多,你就會覺得這個年齡該懂的事情你都懂,十年前我也覺得自己是成熟的,但是每年你遇到的事情不一樣,你會覺得怎么還有這樣的事情,還有那樣的事情,當你吸收了以后,你又覺得自己成熟了,成長了,而不是在原地踏步。”
劉詩詩從未刻意追逐過成熟化或者年輕態,只是在獨當一面的同時又對生活保有好奇和新鮮。“不是說我要處在一個天真爛漫或者真空的女孩狀態,我要的是一個陽光積極的心態,讓我可以去接受新的事物。”
封面拍攝當天的置景借鑒于二十年代的好萊塢家庭,背景音樂播放的是王菲早年的歌,劉詩詩梳著夸張的復古發型,在這個為她搭設的“半日居所”里自如行走,沒有過多話語,也未流露出過多表情,只偶爾和攝影師交談幾句。
而生活里,她會因為不經意間發現的一些小確幸感到幸福,也會因為覺不夠睡而煩躁,會因為記不住臺詞而生氣,也會因為遇到說不清的人而發火……“但我覺得這些不算事,對不對?都是說開了就沒事的那種,只是當下的一個情緒點。所以(遇到什么事)我都不會拖著,直接解決它。”有那么一刻,你會覺得坐在面前的劉詩詩褪去了所有外在的光環,她是和所有人一樣,在有情緒時“看看小說、購購物、打打游戲”的人,是一個清清爽爽的普通人。
因為她的直率,她也坦言暫時不會參加綜藝節目的錄制。“我的性格不適合,不太會表達,也完全不會熱場。拍戲的時候鏡頭對著我沒有問題,可如果說像綜藝那樣幾個鏡頭對著我,我可能會很尷尬,大家看著也尷尬,何必呢?”
在與朋友相處時,她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但遇到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她也不會干預別人的生活方式。在她看來,作為不一樣的個體,當然有選擇不一樣事物的權利,沉默與表達,都該有時刻。
對于人生過往中遇到的挫折,也有劉詩詩所不喜歡的部分,但她從來沒有想過徹底忘記某件事,或者和某一個時期的自己告別。“因為我認為那些都是人生經歷,不管好的壞的,它們在你身上發生,你一定也會從中得到一些什么。教訓也好,幸福也罷,那都是人生給你的饋贈和財富。”
抹除掉過往的任何一部分,或許都不再是完整的劉詩詩,她接受也認定處于不同面向之間的自己,“所有苦難可能在那一刻是苦的,當你回頭看時,想說的還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