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
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取代很多工作,不斷迭代的虛擬偶像也出現在越多的場合。
連聚合的大視頻流量平臺愛奇藝也推出了自己的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
7月份,初音未來的上海演唱會造成了轟動的傳播效果,人手一只的初音應援棒都賣到了200塊的價錢…
但是他們真的可以取代偶像么?
我們年初曾經做了一個專題:【她們假頭假胸又假臉,憑什么和易烊千璽楊冪同框?! 】盤點了在ins出道短短幾個月,即增粉百萬的三位爆紅虛擬偶像。
時隔半年之多,這幾位的上升勢頭到底怎么樣呢?
IG:lilmiquela
粉絲數152w→168w
ins互動、品牌資源持續走高
西班牙裔、巴西裔和美國血統的Lil Miquela仍然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持續增粉中,七個月增加了16w粉絲,并且還推出了新的個人單曲。
最新單曲《money》好評頻發,還在世界各地開啟了她的宣傳活動。
持續在ins上持續保持互動,跟粉絲分享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與想法,不斷征集粉絲對新單曲的意見。
個人MV還得到了Burberry品牌的total dress。時尚資源與品牌資源,給國外時尚刊物拍攝封面,上音樂節目給自己的新單曲進行預熱。
Miquela在ins上給粉絲分享:MV拍攝所用單品的一波劇透
并與其他真人Icon合作,共同給三星拍攝了商業廣告。
與時尚電商平臺的合作也初見成效,開啟了帶貨模式。
粉絲效應捷報頻頻,積極帶貨的款式經常冒出“sold out”字樣。
ins上分享日常生活片段,熱度持續增加。平均每條都有3-10w不等的點贊數。
練瑜伽、打籃球、跟朋友飛海外度假.......Miquela秉持了其人設豐富的、接地氣的形象。
分享跟朋友去派對,以及熬夜睡不著的煩惱,并且反響評論都非常熱烈。
Miquela成功了消解了大家對其曾經秘而不宣的身世的猜想與猜忌。
“我是由一個叫 Trevor 的男人和一名叫 Sara 的女人撫養長大的。他們的公司叫 Brud,兩人既是我的經理,也是我的家人......他們給了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她曾經讓大眾開始質疑真實與虛假的界限。
現在她努力生活著,分享了時時刻刻的陪伴,似乎證明了這一切不那么重要。
IG:shugu.gram
粉絲數17w→18.9w
事業停擺中
“將完美進行到底”的這位超模看起來過得就不那么如意了。
創始人英國攝影師Cameron,在接受雜志采訪時表示:這位虛擬超模是他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的樣子。
九頭身完美比例、黝黑性感的膚色、動人的雙眸和豐腴的雙唇、擁有著超模意義上的完美元素集合。
從2月末到現在,shugu.gram ins僅僅更新了十幾張照片,粉絲增長不到2w,品牌合作也仿佛停止了。
完美略高冷的超模,每次更新look的文案更偏于商業化賬號,少了幾分社交網絡需要的人情味。
粉絲回復和黏性都遠遠不再。過于完美的人設屬性仿佛使大家失去了興趣。
過于完美的存在更趨近于robot屬性,除了感嘆與一時圍觀,大眾還能做些什么呢!
IG:Imma.gram
增粉近乎停滯
粉絲黏性高、互動優秀
Imma由于其二次元的屬性,爆紅之日的粉絲基數也遠不如其他兩位。
也許是優質粉絲已聚合飽和的緣故,粉絲上升趨勢近乎停滯狀態,但是小眾群體的粉絲黏性非常之高。
二次元少女的日常鬼馬分享,每一張都有近萬次的點贊與評論。
看展覽、曬斗雞眼的搞怪照,個人形象飽滿度越來越高,并且有上升之勢。粉絲價值與互動占據首位。
個人宣傳照還被放在了東京原宿商場的巨大宣傳位置上。
品牌showroom探店、單品帶貨......還在粉絲的要求下拍攝起了時尚大片,從卡哇伊的二次元少女,變身成了專業的時尚偶像。
三位爆紅虛擬偶像的發展狀況如此迥異。
總體來說,“接地氣”“擅長自我表達與自嘲”“有故事有汗水”的虛擬偶像確實有模糊真實偶像界限的現狀。
那么其中的產生原因與規則何在,虛擬偶像的取代威懾度到底有多少呢!
以上三位虛擬偶像其實是以數據為基礎誕生的。
針對不同受眾群體,聚合起優質的、有黏性的流量,企圖進行商業行為與變現。可以稱為是“流量聚合偶像”。
他們與傳統偶像的不同之處很多:出道邏輯、受眾群體迭代、商業行為與偶像工作的規范運作等等。
其中最大的變化當然還是出道邏輯。
才華本來是個性化的、不可復制的,但在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偶像工業所做的,似乎正是在大批量復制本來個性化的偶像特質。
除了粉絲的代際差別,偶像迭代本身是否有內在的邏輯或者規則的變化,是否有某種公式,只要符合這些條件,真實或者虛擬的人物,就能取代傳統偶像,站在舞臺中央?
“一場演唱會有兩個半小時,首先要有足夠數量的歌撐得起這個時長。如果再考慮到演唱會的魅力在于狂歡,就必須有歌手和觀眾的大合唱。那么,這個歌手要起碼要有5首能傳唱的歌曲。撐得起場館票房,不讓演出方賠錢就可以了。”
火箭少女101演出現場
一位資深做演唱會15年的經紀人說。
“但是這是過去的邏輯了,現在有各種粉圈指數、帶貨能力、曝光程度......來評判紅的標準”。
上個月周杰倫與蔡徐坤粉絲們的“超話大戰”就可證明一二。
鮮少有人討論兩個歌手作品的音樂性和藝術性,而是化身“數據工人”不斷刷高虛擬的數字,來證明自己的偶像“仍然紅,在當下的偶像規則系統里仍然不乏支持者。”
“第二次這樣熬夜打榜,你想都不要想”,很多來自老粉的調侃喊話,也確實說明粉絲迭代、市場評判標準的變化。
那么,在數據流中以最效率的運營機制達到新的曝光標準,粉圈買單“為愛發電”的市場專業運作,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有證有據。
是否現在的愛豆的存在邏輯也近似于虛擬偶像呢,所以愛豆是不是真人又有什么區別?
韓國偶像團體super Junior多年來嘗試各種不同的小分隊運營模式
另一個可以討論的一個事實是:偶像市場正處于初級階段,運營機制處于十分復雜的情況。
偶像制作端,也就是出初始挑選出好苗子的經紀公司,在運營出道時,往往會挑選大的流量平臺(例如愛愛奇藝等),這樣捆綁運營聲勢較大,才更容易出頭。
因此就造成了初始經紀娛樂公司、視頻流量平臺、出道后重組簽約經紀公司,三方“共侍一人”的運營合約情況。
因此,運營公司對偶像可控性的強烈訴求就更難滿足了。最好有無論多紅,都不會解約、不會漲價、情緒穩定罷工,不會有緋聞、不會崩人設。
那么從運營成本上來說,虛擬偶像是否是更加符合資本運作的選擇呢?
日本傳統藝能“人形凈瑠璃”和電子歌手初音未來即將進行聯動演出
不過,更多受訪者表示:機器換人在不少生產領域都已經在發生,可偶像是一種跟人類情感相關的存在。
人類與偶像的情感模型是如何達成,其中的“那些感動”才是愛豆們吸引大家的地方。
“你知道我的愛豆有多努力么?”,這句被大眾用來調侃飯圈的話語,其實也是真正的動人之處。
以溫暖人心的方式經營人設,傳播偶像的世界觀,讓自己的故事、傳遞出來的情感和價值觀能激勵和打動人,是虛擬偶像和傳統愛豆面臨的相同問題。
大眾珍貴情感的投放之處,就會決定未來究竟誰站在舞臺中央。
你有在迷虛擬偶像么
覺得自己的愛豆最不可取代的最珍貴的瞬間來自什么場景
歡迎評論區分享給我們
給你的愛豆來應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