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迄今為止最轟動的卻是查理茲-塞隆與鐘表商RaymondWeil之間的“違約風波”。塞隆因在西南偏南音樂節上佩戴Christian Dior腕表而被后者索賠300萬美元。雙方最終如何達成和解,已不得而知。然而,塞隆的灰色收入卻在庭審期間盡數曝光:在2006年的英國學院獎及奧斯卡頒獎禮上,她因佩戴Chopard珠寶而獲利25萬美元;同年,萬寶龍向慈善機構捐贈25萬美元,作為塞隆的廣告代言費;同時她還佩戴卡地亞珠寶出席金球獎頒獎禮,“報酬”是總計價值為50500美元的卡地亞戒指、手鐲和耳環。
邀請大牌明星穿戴自己的珠寶和服飾出席頒獎禮,籌備工作的費用、給明星們的報酬……這其中所需的花費各品牌往往都秘而不宣,但真正讓品牌方看重的收益顯然遠遠超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