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途上,冷火與暖冰
愛,經常被與暖、熱、火之類名詞相聯,也許你也同我一般,想到它時內心自然而然地萌生力量和希望。但這種無法言說的感觸實際上并非普世的,一定因人而異。
比如說,俄亥俄州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修·維斯(Matthew Vess)會告訴你,只有那些依戀焦慮型的人,才最容易被這些詞語的指代所左右,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因為看到一個字就感春傷秋得要死要活,頭腦中浮現出與n任EX有關的纏綿往事。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微博上那些沒啥技術含量、嘮叨一點小情小愛的掉渣文字會被男男女女們接力使勁兒轉,有時候理性如我,看得生氣處,忍不住希望有網管閑至無聊也能刪刪這種無營養段子。
但網管們都很忙的,所以想想還是不指望了。
在解釋馬修的研究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依戀理論。依戀理論是心理學各個流派中首先從精神分析領域發展起來的一個概念,英國人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提出,成人之間的愛戀和母嬰之間的依戀有著某種相通之處,嬰幼期間建立起來的和父母的關系會很大程度影響到長大后對待親密關系的態度。對待另一半,有些人是較為自信的,有的人是較為焦慮的,而有的人是較為冷漠的,這種從小就形成的性格導向很大程度決定了日后婚戀關系的成功與否。幾種類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也基本固定,按照一些量表做出來的分布是:安全型占60%,依戀焦慮型占20%,依戀回避型占20%。
馬修一共做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的參與對象共有56名,32男24女,平均年齡33.5歲。
首先,實驗人員對他們做了“依戀型”測試,主要是為了了解對象身上的依戀焦慮水平的高低(注意,馬教授此次只關注這個類型)。然后他們被隨意分到兩個組別:一組中,參與者被要求去回想過去發生在身上的一次分手事件;另一組中,參與者只需要想一件平常事就行了。再接下去,讓他們按照自己內心的渴望程度對兩組食物打分,一組是和溫暖有關的食物,如熱咖啡、熱派、湯,一組是沒有溫暖含義的食物,如脆餅、棒棒糖、薯片、卷餅。分值從0分到11分依次遞增,0分表示毫無興趣,11分表示極其想吃。
有趣的結果出現了,與那些回想平常事件的人相比,那些回想分手事件的人中,有一部分對“暖食”的渴望明顯非常之高,但并非全部如此。通過與一開始進行的依戀型測試作對比,研究者發現,這部分人正是其中依戀焦慮分值也較高的。
第二個實驗的重點在于考察“冷”“暖”暗示對于兩性關系的影響。參與對象共112名,58男54女,平均年齡35.4歲,都身處一段穩定的關系,平均年限達到了8.3年。
這些人首先也先做了“依戀型”測試。然后也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被要求讀一些主要以“冷”為主題的句子,另一組人被要求讀一些主要以“暖”為主題的句子,之后很快對他們此時的心情狀態做了個標定,即分別對5個表達積極情緒的詞語和5個表達消極情緒的詞語做出打分。接下去,研究者讓他們對自己當前的這段關系打分。
第二個實驗的結果一樣表明,先前受到的“冷”或“暖”的暗示對“依戀焦慮型”的參與者判斷力的影響很大,其中接觸過表達暖意的句子的那部分人對關系的滿意程度會打出較高分。
言至此,科學家們所能證實的部分已經交代完整,剩下,就將是一些你我的演繹了。一個比較實用的想法是,倘若你眼下的交往對象恰好有點“作”,常因你的不在場而發大火,說不定就是位依戀焦慮型,這種情況下潑冷水無助于解開ta的心結,倒不如送上暖暖一份禮物,及無限熱烈的甜言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