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內容
目錄:
自序
PART 1 夢想從上杭啟程
自序
北京奧運會奪冠后的第二天,曾有出版社委托朋友找到我,問可否愿意將那些年的故事結集成書?我沒有多想,就婉拒了。一來,對25歲的我來說,著書立傳離我太遙遠。再者,我的人生才剛駛上高速公路,怎么就要開始回憶了呢?
從北京奧運會到今天,轉眼又一個四年過去了。運動員這個職業,尤其是中國運動員,有時不得不用多少個四年,來衡量你職業生涯的長度。我們無奈著,卻也更尊重它、珍惜它。
從北京到倫敦,12304公里。當倫敦剛剛入夜的時候,北京的天空正要微亮。而對我來說,從北京到倫敦的距離,是整整四年。它漫長難耐,又讓你覺得只爭朝夕。
三屆奧運會,我用12年國手生涯證明,我依然是教練的首選,是可以讓球迷放心的那個林丹。
2008年之后,我始終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抱有更多的期待。我拿下看似不可能的“全滿貫”,成為這個星球上擁有最多榮耀的羽毛球選手。我的人生也更寬闊了,生命中不再只有羽毛球,還有家人、有朋友。在我與謝杏芳牽手走到第8個年頭時,我們許下了對彼此未來的承諾。
在賽場上拼殺了這么多年,我早就學會了什么是寵辱不驚。男子單打從來不乏天王級的巨星,然而,在每一場看似是一對一的決斗背后,凝結了太多的情感與傳奇。我發覺,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多少個冠軍頭銜,更是那些人與事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刻痕。
一年多以前,我在微博上征詢大家的意見:如果有一本關于林丹的書籍,該叫什么名字才好?后來收到了不少熱情的回復,給了我要與大家來分享這些故事的動力。
結果,因為奧運積分賽的開打,這事又擱置了下來。直到今年出征倫敦奧運會前夕,在各方朋友的助力下,才有了現在躺在你手中的這本紀念冊。
對,我更愿意稱它為“紀念冊”。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說教,也不想讓人把我當作范本,造物主造就了不同的你我,就一定預設了無數種成功的可能。我只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紀念我們走過的榮辱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