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之后,杜揚做了自由攝影師。她旅行、辦個展、做自出版,聽起來是個文藝青年的標準配置。但在相機取景框背后,她在思索一些與每個人相關的問題:時間、焦慮、故鄉……
對于她來說,拍照片很像寫日記,將肉眼看不見的時間、空氣和情緒記錄下來。從本質上講,照片就是一種儲存記憶的裝置。
編輯/吳佩霜、楊晶
接受采訪時,杜揚在日本名古屋大學舉辦個展寫真展“ 一握の砂”,展覽布置、交流,她很花心思,忙,但很享受,“ 人們總是習慣于把眼光放在過去和將來,很少盡全力去感受當下的美妙。其實,每一個當下都是極為寶貴的一刻。” 這大概也是她與時間凝望許久后的一些體悟。
可能是曾經學過電影的緣故,我對藝術作品中“時間”的表現形式很感興趣。電影和攝影都是能夠表現各種各樣時間的藝術形式。如果說電影是一段時間之流,攝影就是時間的切片。每一片有不同的重量,可以是輕盈也可以是厚重的。
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時刻都是一去不返的,很多人都只有一面之緣,很多地方也是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去到……所有這些瑣碎的“輕”,包含著時間的“重”。我認為,沒有哪一個瞬間是不重要的。
在創作的時候,并沒有特別地意識到自己的女性身份,但總是會被他人提醒。如果說作為女性在創作上有什么特點或優勢,那大概是女性似乎會對時間、記憶以及情感上的種種細微變遷,有著更為敏銳的觀察。這種敏感也是一種天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