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深受東方文明的影響,在整個裝飾藝術時期,卡地亞的珠寶大師們始終傾情于對遙遠文明、古老神話和異域元素的詮釋與再現。埃及陶瓷、波斯綠松石護身符以及來自十九世紀中國的玉石、漆器等奇珍異寶成為卡地亞眾多珠寶珍品中的點睛之筆。通過這些藝術珍品,卡地亞為裝飾藝術風格譜寫出一段動人多變的旋律。
埃及風格吊墜,1913年卡地亞,巴黎
鉑金,三角形、梨形、圓形舊式切割、單面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鉆石,圓柱形和花式切割黑瑪瑙,種子鑲。
塔門或廟門圖案,常被埃及金匠用于吊墜之中,作為胸飾佩戴。
卡地亞對埃及文明的青睞由來已久。早在1913年,卡地亞就已開始選用塔門作為黑瑪瑙及鉆石吊墜的圖飾。而這扇通往古老神廟的不朽之門亦成為卡地亞在其埃及設計風格中一再使用的樣式。
在順應時代潮流,并保留裝飾藝術簡潔線條與實用特性的同時,卡地亞更大膽地賦予這些異域圖案以全新的內涵,創作出大量奢華而實用的珠寶珍品。這種將非歐式風格古代手工藝品與現代裝飾完美糅合的風格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裝飾藝術浪潮中可謂獨樹一幟。
1924年,卡地亞制作的煙盒以釉陶綠松石雕刻出一位惟妙惟肖的笛手;隨后于1925年,卡地亞又制作出一款其歷史上最大的埃及風格化妝盒套件——兩枚雕刻有獅身人面像的寶石靜靜守護著石棺的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