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選讀
序 劇終人散之時,愿望永在
2006年我來到北京,除了一直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找工作,還帶著這部關于電影的書稿,當時它不是現(xiàn)在這個長長的名字,而是書中的另一篇文章的題目,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政府機關直屬的出版社,我?guī)е鴷迦グ菰L。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場景,在空空蕩蕩的辦公室里,出版社的社長是一個馬上要退休的禿頂?shù)陌着掷项^,他的身體陷在領導們常坐的黑皮沙發(fā)里。我把打印好的書稿遞給他,內(nèi)心對封面那個大大的題目——《愛已做完,珍重再見》十分忐忑,老頭不動聲色地接過來看了看,笑瞇瞇地對我說了些鼓勵的話。那天的陽光燦爛,知了在我耳邊叫。我當然被拒絕了,于是回來繼續(xù)看電影繼續(xù)寫,就這樣有了今天這本書,它如今改了名字,就像我也已經(jīng)不再是從前的我一樣。
看一部電影,然后寫下點什么,這個習慣這么多年一直保持了下來。那時候沒有豆瓣,也沒有微博,寫的東西也沒什么人看,不發(fā)表報紙雜志,也沒有出書成冊的希望,所以我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事兒,也許是因為從小就太孤單的緣故,習慣了自己跟自己玩,看電影如是,寫作亦如是。1990年的夏天,我在暑期的美術班學畫,有一天,我邀請班上剛認識的朋友到家里做客,回到家,話還沒說上兩句,就接到北京來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是我哥哥的朋友,他先問我家里大人在不在,然后讓我轉(zhuǎn)告家里的大人,我父親前天晚上入院,現(xiàn)在已經(jīng)確診是腦出血半身不遂。其實當時我并不知道這個病是什么意思,大概是他嚴肅的語氣嚇到我,我想我的爸爸可能要死了,于是放下電話我就哭了起來,朋友看了不知所措,趕緊跟我告別,臨走時還借走了我的兩本雜志,后來一直也沒還。那一年暑假的后半部分我是在北京的醫(yī)院里度過的,開學回到學校,我跟我最要好的幾個朋友說我爸爸病了,朋友們隨便哦了一下,不知道為什么,反倒嘲笑了我?guī)拙洌徒又厝ネ媪耍以诓賵錾鲜箘诺匮鲋^,朝著陽光站了一會兒,把眼淚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心里暗暗發(fā)誓從此再也不和別人提這個事兒,也決不會在別人面前為此掉一滴眼淚,這些后來我都做到了。
在這樣的年紀生逢這樣的變故,真的是很多事都想不通,想不明白,也不知道要跟誰去說,怎么說,我的內(nèi)心里有許多痛苦,許多的為什么和不知所措,但也就這樣一天天地長大了,大人們無暇顧及你的情緒,朋友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你的感受,唯一的慰藉就是讀書看電影。一個人要如何看待死亡和疾病,看待生命,看待生活,如何去應對痛苦,忍受孤獨,看待性與愛,看待女人和男人,這些我都是從看電影中東一點西一點自學來的。因此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我和編輯商量,希望它不要被定義為一本影評集,它其實是一本隨筆集,因為它說的并不是電影,不是這個導演手法如何,演員技巧如何,鏡頭的運用如何,3D效果如何。而是生活,只是生活。
在電影院里做一個簡單的看電影的人,這是當年一個孤單的孩子,在她小小的生命里遇到的最好的一件事,后來也一直都是,即使生活很多時候讓我感到絕望,電影里的很多故事讓我感到更絕望,但是有時候在別人的故事里哭過,笑過,死過又活過來,卻總是讓我再次鼓足勇氣從黑暗中走出來,再往前走一走,繼續(xù)地去試著活一下。顧城說:“這就是生命的愿望和生活的絕望。它們是無關的,無論生活多么絕望,也無損生命的愿望;愿望永在,超越一切苦難之上。所以我覺得,藝術重要的不在于述說生活的黑暗,而在于述說生命的美麗。”
我想對于我來說,這才是電影存在的意義——劇終人散之時,讓愿望永在。這本書,記錄的是生活的絕望和生命的愿望,記錄了那些對我影響深刻的電影是如何讓我在生活的黑暗之中看到了生命的美麗。我衷心地希望你在讀完此書之后,也如我一樣看得到。
水木丁
2012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