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都會:人文建筑的愿景
王澍作品的最大特色就是用中國的土材料和舊材料,包括老房子拆掉后的舊磚瓦,他甚至故意用古時的“拉毛”方法,“在普通的水泥砂漿上用一塊布在那里拉,拉出毛來,它特別適合植物的攀起,而且它有一種中國人喜歡的質感,它有一種活潑的感覺。”王澍設計的建筑物的墻,可以隨自然的水氣和陽光的變化而變色,他稱之為“呼吸的感覺”,所以必須親身體驗。這是一種生活的建筑美學,源自中國傳統的園林。他說象山校園是“一個十七世紀的中國人整出來的現代建筑”:“它沒有英雄氣概,沒有宏大的主題,沒有標記性,低低的一排房子,和山水交融在一起。”
王澍的建筑美學帶給我的靈感正是:我們的生活空間應該有“呼吸的感覺”,也應該和大自然連成一氣。然而全球化下的都市建筑恰好相反,它構建了一個超越日常生活的“人工”(artificial)世界,以其雄偉和壯觀的“坐標性”把生活帶進另一個以經濟消費為主的“美麗的新世界”,它標示的“假像”(simulacrum)恰是“明天會更好”,或者像葡萄牙詩人佩索亞所說的:“我只生活在現在,沒有過去,也不知明天是什么”。然而佩索亞有他自己的空間:他說就在他居住的那條路上,他住屋的樓下是生活,樓上就是藝術,和現代人并不一樣,事實上佩索亞的過去和回憶早已融入他的“現在感”之中,滋蘊著他的文學創作。而生活在21世紀大都會的我們呢?昨日的舊世界早已蕩然無存,剩下的遲早也會被拆毀,所以我認為必須主動地開創自己的空間,用新的方法和形式把舊的文化回憶“重建”(re-invent)。就居住的環境而言,我認為需要重建的不是高樓大廈,反而是真實的而非虛構的田園景觀。這又是一個悖論:過去二百年來,大家從鄉村涌入城市,現在反而需要把鄉村的大自然帶回都市生活之中。我的這一個臆想,看似不切實際,但在近年來空氣污染愈烈的情況下,反而顯得更急迫了,也和日漸提升的環保意識可以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