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這一絕世香氛的謎樣魅力,Dior迪奧邀請了十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藝術家恣情創作,以期從這些完美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年輕女性身上汲取更多的藝術靈感。
此次展覽中,Dior迪奧以“Miss Dior迪奧小姐”為自由題材,給予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空間,讓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傳奇得以恒久延續。
Miss Dior Key Visual
Miss Dior迪奧小姐-Dior迪奧精神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本展覽免費開放
2015年4月30日-5月31日
Dior迪奧先生是一位稟賦異人的創意天才。1947年,他憑借其首場時裝秀顛覆了傳統“優雅”的定義,以獨到的前沿視野將香氛與時裝完美融合。Dior迪奧先生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蘊含著對女性美的稱頌和源自藝術的設計靈感,令世人不斷深入探索和詮釋。
此次Miss Dior迪奧小姐藝術展延續Dior迪奧先生的創作理念,并將Miss Dior迪奧小姐經典淡香水推向極致摩登。
17位女性藝術家受邀參加此次展覽,她們用自己的當代藝術創作,盡情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的靈感主題。
每一件當代藝術作品,都與其靈感來源——某個“Miss Dior迪奧小姐”元素并列展示。“Miss Dior迪奧小姐”著名的蝴蝶結裝飾,玫瑰花元素,千鳥格紋,及其今天的形象代言人——完美詮釋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精神的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都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無窮的符號靈感,任其自由揮灑創作。同時,Dior迪奧的一系列傳奇裙裝將在本次展覽中一一再現,其中包括烈艷火紅的“協奏曲(Concerto)”裙裝(1957)以及永恒經典的束腰禮服(Bar Suit)(1947);Dior迪奧創意總監拉夫·西蒙(Raf Simons)演繹的當代設計作品也一同展出,他為“Miss Dior 迪奧小姐”裙裝增添了一抹摩登氣息,并以其斑斕用色,頌揚著Dior迪奧高級時裝的恒久優雅。
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的生活和藝術
在藝術中心的入口處,Dior迪奧先生這位設計師兼調香師的肖像首先映入眼簾,迎接每一位參觀者,緊接著躍現眼前的便是專屬Dior迪奧的神秘世界,在灰與白之間散發沁人的藝術氣息,同時蒙田大道30號Dior迪奧工作室里的樓梯場景也將在此次展覽中完美重現。
此外,另有一處夾樓用于展示Dior迪奧先生的藝術影響,在成為一名時裝設計藝術大師之前,Dior迪奧先生就在巴黎經營一間自己的畫廊。
“Dior迪奧先生的藝術畫廊”里陳列著Dior迪奧先生收藏的眾多藝術品,它們均來自與他過從甚密的藝術家朋友們,其中包括貝爾納·畢費(Bernard Buffet), 克里斯蒂安·貝拉爾(Christian Bérard)及曼·雷(Man Ray)等。這個畫廊中還展覽著許多的老照片與文件資料,深刻揭示著Dior迪奧先生當年與法國視覺藝術界的緊密聯系。
兩面展示墻恰似是圍繞Dior迪奧精神的對話。通過一系列精選主題,Dior迪奧先生的 個人生活與藝術創作,便沿著一條由遠及近的時間軸線娓娓道來。在每一個主題中, 原稿文件及眾多鮮于問世的老照片都與一襲襲Dior迪奧高級訂制裙裝比鄰展示:“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與其藝術家朋友們”,“從格蘭維爾到格拉斯,Christian Dior迪奧先生的宅邸及花園”,“1947年,Dior迪奧首秀香氛傳奇:Miss Dior迪奧小姐經典淡香水”,“蒙田繆斯”,“‘Miss Dior迪奧小姐’與璀璨群星”,“香氛瓶故事”以及“全新Miss Dior迪奧小姐系列裙裝:由拉夫·西蒙為娜塔莉·波特曼度身設計”。
Miss Dior迪奧小姐-Dior迪奧精神
17位當代女性藝術家的自由國度
一處靈感,一件佳作
17位女性頌揚“Miss Dior迪奧小姐”
17位藝術家再現傳奇
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系列透過它的獨特芬芳,它曼妙的香水瓶線條,它的芳香靈感和它的傳奇歷程,為藝術家們帶來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每一件承載著“Miss Dior迪奧小姐”個性特質的藝術品,都與其靈感來源共同展示。
美國藝術家波利·阿普菲爾鮑姆(Polly Apfelbaum)運用來自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設計中的千鳥格紋,創作出一張布滿了多彩千鳥格的小地毯。伴隨這張地毯一同展示的是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各式盛裝盒及裝飾物,每一件都以“Miss Dior迪奧小姐”著名的黑白千鳥格紋優雅綴飾。
勞拉·芭拉迪(Lara Baladi)是一位黎(巴嫩)埃(及)混血攝影師兼導演,她由Dior迪奧先生的箴句引言——“Miss Dior迪奧小姐誕生了,她誕生于傍晚的普羅旺斯,那時的暮色里閃爍著螢火蟲的微光,空氣中漂浮著茉莉花香,與星空大地一起協奏著一曲暮夜頌歌。”——當中獲得藝術靈感,進而創作出一幅妙趣橫生又引人徜徉的電影畫面,
它使觀眾沉浸于夢幻般的靜謐星夜,驚羨于其中翩翩飛舞的螢火蟲,創意插入的圖片影像及眾多精致的小人形象。
法國畫家兼雕刻藝術家卡洛爾·本扎肯(Carole Benzaken)采用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的方塊瓶塞為形廓,仿制出一個個制香桶狀的玻璃方體,并在其上刻畫出以玻璃枝椏組成的樹形圖案,將“嗅覺芳香”的抽象意念化為可觸實體。該香氛瓶塞的復古原始版本也在此次展覽中同步亮相。
“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多面魅力給予每一位藝術家無窮的靈感源泉。韓國藝術家李昢(Lee Bul)從鏡面反射主題中獲取靈感,并以無盡映射的概念為出發點,創作出一個巨大的水晶金屬結構,傳達著女性與藝術靈感之間恒久不息的鏡像效應,引領參觀者探索其中的玄妙。
美國畫家克倫·基里姆尼克(Karen Kilimnik)從“Miss Dior迪奧小姐”的宮殿形展示盒“Follies”中發掘靈感,這款華美陳列的原型來自瑪麗皇后位于凡爾賽宮農莊中的“愛之宮殿”,也是Dior迪奧先生格外鐘情的展示設計。克倫·基里姆尼克此次重塑出齊肩高的全新版本,呈現出迷人裝飾下田園牧歌般絢麗的別樣“Follies”。
中國藝術家劉麗杰呈現出她對于扇子的非凡解讀。她不拘一格的攝影風格融合未來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既奇趣奧妙又引人深思。
來自意大利的卡拉·馬蒂(Carla Mattii)是一位高產的藝術家,她受到插畫師勒內·格魯瓦(René Gruau)所繪的“Miss Dior迪奧小姐”玫瑰的啟發,運用高科技材料結合
3D切割工藝,創作出一張盛放著經典白玫瑰的花床。
巴西雕刻藝術家瑪利亞·那珀繆斯諾(Maria Nepomuceno)也以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為靈感源泉,盡情展開她的斑斕用色。她用陶瓷仿制出的一個個香氛瓶,打造出一個肆意延伸而又和諧統一的構造,并在其中混合著珠子,編織物及塑料制品加以點綴;與其同步展示的,是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經典香氛瓶。
伊朗攝影藝術家兼導演西麗·娜沙特(Shirin Neshat)則選擇“Miss Dior迪奧小姐”為靈感繆斯,以著名影星娜塔莉·波特曼為創作載體,用黑白畫面捕捉她立于一處荒涼海灘上的表情語言,展現一個戰勝黑暗勢力的凱旋女英雄的生命張力。
來自北京的馬秋莎是中國目前最杰出的年輕藝術家之一。她以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手套為靈感源泉,創作了一段視頻藝術作品。《睡美人》展現了一位年輕女性沉睡于一件完美無瑕的Dior迪奧高訂裙裝之中,這件裙裝由Dior迪奧創意總監拉夫•西蒙(Raf Simons)精心設計。這位新娘將由一只泛著冷光的手套喚醒,重新擁抱這個世界。
日本藝術家塩保朋子(Tomoko Shioyasu)致敬Dior迪奧神秘花園中的皇后——玫瑰花,并從出自維克多·德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之手的Dior迪奧高級訂制珠寶中汲取靈感,以一張白紙為幕布,通過巧妙地穿刺勾勒,以不計其數的微細小孔投映出一朵潔白無瑕的玫瑰花。
美國視覺藝術家艾利森•肖茨(Alyson Shotz)也選擇了極具象征意義的“Miss Dior迪奧小姐”玫瑰為靈感,以反光的二色分光膠片創作出一個碩大驚人的設計結構,在柔和色調中呈現出一個散發未來感魅力的“玫瑰骨架”,從容帶領觀者穿越空間阻隔,感受來自未來的前沿之美。
英國攝影藝術家漢娜·斯塔基(Hannah Starkey)著眼于勒內·格魯瓦所繪的白天鵝廣告插畫,見于他為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水的問世所作的首個插畫系列。漢娜·斯塔基展出的一系列影像都圍繞“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標志象征:或優雅,或是恒久青春。
來自葡萄牙的視覺藝術家瓊娜·瓦斯康絲勒 (Joana Vasconcelos),以其巨型尺寸的設計風格著稱于世。此次,她重新演繹Miss Dior迪奧小姐香氛瓶頸處的蝴蝶結裝飾,以數百個Dior迪奧真我香水瓶為原料,拼組出一只碩大而帶有詼諧意味的蝴蝶結,熱情表達著“我對‘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愛慕”。經典的紅色“協奏曲(Concerto)”裙裝(1957)也在一旁展示著其蝴蝶結狀的抹胸設計。
法國設計師艾奧娜·沃特林(Ionna Vautrin)將她的創作眼光鎖定在“Miss Dior迪奧小姐”的手套上,這幅插畫原稿由勒內·格魯瓦所繪;她制作出一個巨型亭閣,用上千只粉色,白色以及黑色的手套組成亭頂,大膽新奇而又蔚為壯觀。
中國藝術家梁遠葦呈現的以繁花為主題的油畫,巧妙映現著繡滿花朵的“Miss Dior 迪奧小姐”裙裝。這款禮服裙由Dior迪奧先生設計于1949年,是為當年問世的首款香氛所作。
來自斯洛文尼亞的設計師尼卡·祖潘(Nika Zupank)巧妙借用Miss Dior手袋上的經典圖案: Dior迪奧“藤格紋”。
她以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同名小說名, 創意設想出“一間專屬于自我的房間”。以Dior迪奧專屬藤格紋裝飾的墻面,圍就出一個黑色與粉調的空間,大膽玩味通透與巨型設計元素,令人無限遐想,引人靈感泉涌。
策展人:赫爾維·麥克羅夫(Hervé Mikaeloff)
赫爾維·麥克羅夫是一位當代藝術顧問和獨立策展人,自2004年開始便與路威酩軒集團展開密切合作。從久負盛名的巴黎盧浮宮藝術大學畢業后,他進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開了個人事業的第一篇章;隨后,赫爾維·麥克羅夫轉投巴黎著名的 Emmanuel Perrotin美術館,期間他主管了歐洲,美國,巴西以及日本等地的諸多展覽;直到主持并建立法國國家銀行Caisse des Depots的藝術收藏,赫爾維·麥克羅夫正式成為獨立策展人。
他近年來的作品包括于路易威登文化藝術空間舉辦的一系列展覽,其中尤為矚目的是“感受印度(India of the Senses)”(2006),“莫斯科城邦(Moscopolis)” (2007),“東方無疆界(Orient without Borders)” (2008),“無言的文字(Silent Writings)” (2009),“ 小飛俠你是誰(Who are you Peter)”和“變形記——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神話(Transfiguration, Indonesian Mythologies)” (2011),以及“旅途——漫游當代土耳其(Journeys, wandering in Contemporary Turkey)”(2012),“他性。我即他。(Otherness, I is somebody else)”(2013年6月5日-15日)和“Romanian Scenes” (即將開幕, 2013年10月11日至2014年1月12日)
赫爾維·麥克羅夫還策劃了于2009年在香港藝術館舉辦的 “路易威登與藝術(Louis Vuitton and Art)”,以及先后在巴黎、羅馬、莫斯科和維也納舉辦的巡展“飛到巴庫(Fly to Baku)”。2013年的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赫爾維·麥克羅夫被委任為阿塞拜疆館的策展總監。2010年,他在莫斯科策劃制作了“Futurologia”,這是一個匯聚了15位俄羅斯當代藝術家杰作的聯展。在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間,
赫爾維·麥克羅夫也是巴黎皇家夢索酒店的策展人。
2011年,赫爾維·麥克羅夫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布景師:娜塔麗·克利尼耶(Nathalie Crinière)
娜塔麗·克利尼耶分別于Boulle設計學院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取得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的雙學位,現主管著專業從事室內設計與布景藝術的建筑事務所--Agence NC。
在接受正式的配景訓練之前,她便從美國移居巴塞羅那,就職于著名設計師貝貝·科爾特斯(Pepe Cortes)的室內設計事務所。
通過在諸多展覽項目中的廣泛參與,娜塔麗·克利尼耶逐漸獲得業界認可,尤其是她對舉辦于法國科學工業城的Cité des enfants展覽的重新塑造,獲得極大反響。此外,她還參與制作了蓬皮杜中心舉辦的“考克多,希區柯克與貝克特(Cocteau, Hitchcock, Beckett)”聯展,先后展于巴黎市政廳和莫斯科葉卡捷琳娜文化基金會(Ekaterina Cultural Foundation)的“ 格蕾絲 • 凱莉的歲月:摩納哥王妃(The Grace Kelly Years, Princess of Monaco)”紀念展,由巴黎市(展于巴黎小皇宮),馬德里市以及即將加入的丹佛市相繼舉辦的“追憶優雅大師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回顧展,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展出的“迪奧靈感(Inspiration Dior)”,以及于奧塞美術館舉辦的“王爾德時期英國的美,道德與愉悅(Beauté, morale et volupté)”藝術展。另外,娜塔麗·克利尼耶還負責制作了蒙特利爾美術館的裝飾藝術展區。
娜塔麗·克利尼耶與巴黎當地的各大文化機構也保持著持續合作,其中包括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電影資料館,巴黎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大皇宮(國家美術館與文化中心)以及奧塞美術館等。